入冬後,面對日漸下滑的溫度,身體是不是也開始出現了些小小症狀:可能是手腳冰冷、容易疲倦或是頭痛等等?其實,這些都是身體給你的一些小提醒,悄悄地提醒你「需要進補跟保養身體囉。」以下介紹幾項適合冬日進補的素食食材跟菜色靈感,讓我們一起素蔬看,從裡到外溫暖起來吧!
- 黑麻油(冬天進補靈感:麻油山珍)
在冬季多吃黑色食材,是相當推薦的食補方法。黑麻油營養成分高,富含維生素E,可說是愛美朋友的好夥伴。若提及冬天吃什麼能夠進補,麻油燉品總是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菜色。這邊推薦試試使用北港黑麻油和鴻禧菇燉煮而成的麻油山珍,濃郁的湯頭配上各種山珍菇味,不僅香氣逼人,更能滋補身心呢!
- 何首烏(冬天進補靈感:何首烏養生湯)
何首烏又稱首烏、赤首烏、地精、陳知白、夜合根等,味苦、甘、澀,性溫,歸肝、心、腎經。冬天進補相當推薦煮一鍋熱騰騰的何首烏湯,選用多種珍貴中藥材和大量堅果燉出清甜溫潤的湯頭,可以直接喝,單純享受藥材的滋補,也能依個人喜好加入各種豆製品和蔬菜,搖身一變成為豐富的何首烏火鍋吧!
(▲營養成分相當高,是冬日暖胃的最佳選擇!)
- 黑木耳(冬天進補靈感:涼拌黑木耳)
黑木耳又稱雲耳,含豐富的鐵質、鈣質、維生素B2與膳食纖維等等,能夠補鐵、其豐富的膳食纖維亦可幫助腸胃蠕動。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或是頭痛等食慾不振的症狀,那這份涼拌黑木耳一定要推薦給你:爽脆黑木耳拌入嗆辣薑絲,再搭上微酸調味,肯定能夠喚醒因為寒冷而顯昏沉的腦袋與味蕾囉!
- 山藥(冬天進補靈感:山藥粥)
山藥又稱山芋、薯蕷、修脆、淮山藥、野山豆等,味甘,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。潔白細嫩的山藥中富含薯蕷皂苷、維生素C,能提升保濕功能,進而舒緩因為寒冬而缺水的皮膚。寒冷的冬日早晨來碗山藥粥,僅用白米跟山藥煮成的簡單滋味,可說是相當滑順好入口,也可添加蓮子和紅棗煮成甜粥,其醇厚的滋味和隨著香氣一起緩緩上升的白煙,似乎是想告訴我們「只要嚐一口,就能將冬日的寒冷一掃而空喔!」
- 蓮子(冬天進補靈感:佛跳牆)
蓮子又稱藕實、水芝丹、蓮蓬子、蓮實等,味甘、澀,性平,歸脾、腎、心經。營養價值高,含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等,古代人稱其為強壯滋補之聖品。團圓飯裡,最期待桌上那只裝著佛跳牆的大甕,碩大而渾圓,彷彿將一整年的福氣都聚集到了甕裡,這可是年菜中最有份量的一道佳餚吧!鮮甜高湯配上蔬果、珍菇燉煮而成的佛跳牆,一口接一口,將今年的豐盛通通吃下肚吧!
(▲富含蛋白質的蓮子,不僅美味可口更是滋養聖品!)
看完上述五樣食材介紹,大家是否對冬天進補有了更多的認識呢?對筆者來說,透過天然食材來滋補身體是何等的美好。試想一下:當寒流來襲時,煮一份麻油山珍來犒賞自己,感受全身被黑麻油包覆的溫醇滿足感、或是和家人朋友,一起分享何首烏火鍋與佛跳牆的種種豐盛。滿桌美食,讓我們很有默契的團成一個圓,歡笑聲與碗筷聲此起彼落,熱鬧將屋內擠得水泄不通,寒冬不再冰冷,只有溫暖與我們同在!
撰文編輯:Irene
[延伸閱讀]